临渭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履行监督执纪执法责任,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推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往深里走、往实里治,以严明的纪律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保驾护航。
聚焦“三个精准”,下好监督检查“先手棋”
该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政治机关定位,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职责使命,聚焦监督首责,统筹推进“四个监督”全覆盖,切实让监督“长牙”“带电”,有力保障党的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落实。
精准把握政策。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及来陕重要指示精神;将扶贫领域纪律审查、脱贫政策解读纳入培训内容,先后举办4期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能力,以过硬的作风和铁的纪律助力脱贫攻坚。
精准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政策落实、脱贫工作成效中的突出问题,盯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累计开展监督检查90余次。制定《临渭区纪委监委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办法》,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建立线索处置台账,定期督办。日常监督共发现扶贫领域线索332件,立案93件、党纪政务处分101人。
精准“政治画像”。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着力点,紧盯区上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坚决做到资金、项目发生在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精准为被巡察单位党委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情况“画像”。先后部署开展4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实现街镇、职能部门巡察全覆盖。
围绕“三大主题”,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
该区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2018年—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坚持“一年一主题”,紧盯作风建设、问题整改、脱贫质效三个关键,为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廉洁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突出作风建设。盯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等作风问题;严肃查处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查处扶贫领域履职不力、帮扶不到位等问题107件,党纪政务处分113人。
2019年,抓实问题整改。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3个问题、中央成效考核反馈2个问题及省委专项巡视反馈的2个问题照单全收,成立整改工作专班,细化整改措施,实行台账化管理,坚持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全面不放过、台账不销号不放过,按节点、高标准完成了整改任务。
2020年,提升脱贫质效。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召开约谈会、提醒会,对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23个单位主要领导及时约谈提醒,拧紧责任“螺丝”,上足动力“发条”,坚决纠正“疲劳综合征”,防止扶贫质量滑坡、力度减弱、效率下降。
活用“三件利器”,打出标本兼治“组合拳”
该区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惩治力度不断加大,震慑效果持续强化,治标治本统筹兼顾。
用好“金箍棒”,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紧盯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从严查处。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区共查处扶贫领域案件257件,党纪政务处分282人,其中,区纪委直查直办43件,党纪政务处分56人。制定《渭南市临渭区脱贫攻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131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织密“制度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贪污侵占挪用扶贫资金等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下发纪律监察建议书,督促街镇、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督促职能部门建立《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办法》、《健全完善产业带贫益贫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扶贫资金防范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念好“紧箍咒”,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扎实开展冯新柱案、高世龙案“以案促改”工作,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16年以来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3期61件,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拍摄《贪戒》《哎呀呀》《绝不马虎》等微视频,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临渭区纪委监委 何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