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以来,全区查处食品安全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0件,党纪政务处分5人,移送司法5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25万余元。
渭南市临渭区的这份成绩单,还要从今年该区纪委监委查处的一起“留置案”说起。
“小耳标”牵出“留置案”
2021年11月,西安市高陵区在检查辖区内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现场发现一包未使用的动物耳标,后经溯源该耳标属渭南市临渭区,高陵区随即将线索移交临渭区。
2022年2月,在收到临渭区农业农村局移送的问题线索后,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开展初步核实。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需对动物实施免疫、施加耳标并建立免疫档案。辖区内未使用的耳标流向外地,这其中肯定有猫腻!”调查组负责人说。
通过查询耳标号段,调查组将目标锁定在临渭区蔺店镇政府畜牧兽医站,在通过对周边动物养殖户摸排后,调查组发现该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李某存在不正确履职问题。
2022年5月6日,临渭区纪委监委成立5·6专案组,对李某采取留置措施,很快专案组在李某手机微信中发现多笔微信转账记录。专案组“顺藤摸瓜”,最终查实了李某在履行动物检疫过程中收受21万余元“好处费”的违法事实。
专案组雷霆攻坚,仅仅不到一个月,2022年5月30日,李某因涉嫌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受贿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同时临渭区纪委监委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4名行贿人员也一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2年6月,李某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按规定被解除聘用关系。
浓厚氛围,才能放大震慑。临渭区纪委监委召开全区畜牧系统“以案为戒”警示教育大会,现场通报案件情况并播放警示片,要求全体领导干部以案为鉴、揽镜自照。通过宣讲政策,打消顾虑,形成治病救人的强大感召力,促使3人主动投案、交代问题。
在持续强化“不敢腐”震慑的同时,临渭区纪委监委还向区畜牧发展中心下发《监察建议书》,责成其紧盯监管责任缺位、制度规定漏洞、廉政教育缺失等问题,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补齐制度短板、规范权力运行。
“小切口”抓好“大整治”
今年4月份,临渭区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六个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留置案”办结后,该区纪委监委决定从畜牧系统“小切口”破题,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为此,三个月的畜牧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在临渭区全面铺开,该区畜牧系统聚焦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巩固提升三个阶段,着力解决耳标管理、动物检疫、监管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农村农业局牵头发起“双随机、一公开”联合行动,对农产品质量日常监管、案件查办中获取的食品安全高风险信息公开通报曝光。
引导群众参与,让食品安全监管更有力。“这个活动很好,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了,没想到买块猪肉还能顺带检测有没有‘瘦肉精’,结果一下就出来了,质量没问题,我们吃着也放心。”临渭区交斜镇赶集的张阿姨连连称赞到,这是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对风险较高的食品公开征集意见,正在开展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的一幕。
“食品安全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监督让群众放心。”临渭区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段煜介绍说。该区纪委监委紧盯畜牧肉禽流入市场全链条监管责任落实,围绕“四个最严”要求,“室组”联动精准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倒逼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将继续紧盯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做实监督执纪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临渭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缑军杰表示。(临渭区纪委监委 何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