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要闻快递 > 廉政快报 > 正文
第15个国际反腐败日,带您了解反腐败 国际追逃追赃的N个"第一"
发布时间:2018-12-10 22:30

2014年11月8日,北京APEC峰会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倡导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合作。作为第一个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性反腐败宣言,《北京反腐败宣言》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主张”,标定了中国积极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务实合作、大力推动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的新起点。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制定《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开创性提出“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碍”三原则;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就加强反腐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写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2017年11月,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全面加强反腐败有效合作联合声明》;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国主张”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识,反腐败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追逃追赃全球“天网”编织得越来越密,为对外开展司法执法合作搭建了平台、畅通了渠道。

2.第一个从美主动回国投案的腐败犯罪嫌疑人和第一个被美国强制遣返的“百名红通人员”

2015年9月,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杨进军被美方强制遣返回中国,这是美国首次向中国遣返公开曝光的“百名红通人员”。

投案自首也好,强制遣返也罢,背后都离不开中美双方在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JLG)框架下不断开展反腐败合作、扩大追逃追赃成果的艰辛努力。2014年,在中美JLG第十二次会议上,中美双方共同确定了5起重点个案,截至目前,除乔建军外,王国强、黄玉荣、杨秀珠、许超凡均已到案。而且,随着中美双方反腐败合作日益密切,逃往美国的腐败分子生存空间大大被挤压,越来越多的人或放弃幻想、主动回国投案自首,或被遣返回国。数据显示,在已到案的54名“百名红通人员”中,13人从美国被追回。

3.第一次开通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栏,接受海内外线索举报

2017年4月27日,中央追逃办首次以公告形式,曝光“百名红通人员”中22名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外逃人员藏匿线索,对外逃人员形成强有力震慑。相较于2015年公布“百名红通人员”时仅发布姓名、照片、外逃时间、涉嫌罪名等基本信息,这次曝光可谓“精确制导”——外逃信息详细到国家、城市乃至街区,可以让海外知情者有目的地关注,有效提高发现率。目前,上述《公告》中已有任标、徐雪伟、刘常凯、黄红、贺俭、李文革6名“百名红通人员”回国投案自首。今年6月,中央追逃办再次发布公告,曝光50名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外逃人员有关线索,有效挤压了外逃人员活动空间,目前已有王颀、赖明敏、吴青、郑东强4人归案。两次发布公告,曝光外逃人员藏匿线索,追逃追赃举措不断升级、震慑效应持续加码,就是要凝聚起国内群众、海外华人华侨的强大力量,形成对外逃腐败分子人人喊打的声势。

7.第一起在发达国家实现异地追诉、异地服刑后强制遣返的成功案例

2018年8月23日,国家监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外交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敦促职务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公告》,这是国家监委成立以来,五部门首次联合发布“敦促自首公告”,向外逃人员发出最后通牒,限期在2018年12月31日前投案自首。这既彰显了党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又体现了我国追逃追赃工作始终坚持宽严相济的政策。《公告》发布当日,即有两封捷报从追逃追赃一线传来——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吴青和贪污犯罪嫌疑人倪小沪相继主动回国投案。随后,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主动回国投案自首的消息不断见诸各类媒体。“山东职务犯罪外逃人员牛琳回国投案”“深圳外逃行贿人吴添才回国投案”……《公告》发布三个多月以来,在反腐败追逃追赃高压态势的强大震慑和政策感召之下,外逃人员中俨然形成了“投案自首连锁效应”。

9.国家监委成立后成功引渡第一案,第一次从欧盟成员国成功引渡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纪检监察报 皛月)

版权所有 中共渭南市临渭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渭南市临渭区监察委员会
电话:09132079010   邮箱: lwqjwjys@163.com   网站备案:陕ICP备2022002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