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要闻快递 > 廉政快报 > 正文
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生前接受本网采访时感言:现在的反腐力度,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
发布时间:2018-12-15 09:54

    惊悉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去世,我们深感惋惜。2014年7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工作人员到河南南阳二月河先生家中采访。在3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二月河先生纵横捭阖,娓娓道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反腐,振聋发聩。专访《二月河:现在的反腐力度 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于2014年7月22日在本网首期《聆听大家》栏目推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题记:2014年7月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个爬满青藤的安静院落,我们见到了因“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为海内外熟知的作家二月河。近几年来,二月河因其对反腐败的论述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通过两天的专访,二月河讲述了一位作家丰富艰辛的创作历程、一位历史研究者对当代政治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一位文化传播者对于文化、教育的热忱与见解。从参军入伍、弃武从文、研究红学,到文学创作、建言反腐……整个访谈都闪耀着二月河先生的人生智慧和历史洞见,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问:您创作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大历史小说,广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些历史人物作为创作题材?

       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到宣统皇帝结束,辛亥革命以来,我们都是把注意力放到民族解放当中来看这两千多年政治历史的。从大历史的格局来看,当时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总体情况作较为全面的观照,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还有军事等诸如此类的形态,因此需要有一部全方位观照大历史的作品。

       二月河:像康熙、雍正和乾隆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用什么样的历史观来观照他们,这很重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那么检验历史人物的标准也应该是历史的实践。我以这样三点来评判历史人物:第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作出过贡献;第二,在发展当时的生产力,调整当时的生产关系,改善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几个方面,是否作出贡献;第三,凡是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发明创造这些方面作出贡献的就予以歌颂,反之就给予鞭笞。

       这三部是皇帝系列,又叫“落霞”系列,我们的文明在那时像晚霞一样绚丽,同时又存在一些很要命的东西,这就是太阳就要落山时的美丽与忧虑。忧虑的是我们的文明当中不只有精华,也存在糟粕,比如对于权力无原则地崇拜,对个人名利无止境的渴望和追求,文化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等等。

       如果商贸来往从康熙时期不停,西方工业革命的信息可使中国的工业革命大致与西方同步,或许就不至于有鸦片战争。所以我讲,康熙是中国的潘多拉。我写这三位皇帝,就是想表明,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却没有抓住机遇,与工业革命擦肩而过。我用这样的艺术形式来告诉大家,我们民族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历史总是在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作家的责任就在于此。

       问:刚开始创作时,有人质疑您,整个创作过程也非常不易,这么多年您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动力和信心来自哪里?

       到1985年,我已经写了17万字的《康熙大帝》,冯其庸先生看过后说,你什么都不要搞了,《康熙大帝》就是你的前程。1985年底,我写了34万字的《康熙大帝》,第二年6月份这个书就出来了。人生成功一个是力气,一个是才气,再一个还要有运气。

       问:您说曾有做官的机会,可您拒绝了,刚开始不是就想做官干一番事业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想发财就做生意,要做官就不能想发财

       二月河: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想发财就做生意,要做官就不能想发财。根本的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立场,这跟自己的价值观有关,跟自己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关。

       历史告诉我们,腐败不会导致速亡,但腐败能导致必亡

       对权力的无原则崇拜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月河:腐败问题,实际上就是这些糟粕带来的直接后果。比如,对权力无原则的崇拜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的《夜叉国》中谈到“什么是官”,答道“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就是当官以后享受特权,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心理感觉。对权力的迷信和崇拜可以说是几千年养成的。古人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读书高呢?因为读书可以接近权力,或者说有可能进入权力阶层。

       所以说要有游离出官本位的逻辑,让人们以其他的一些东西为荣为傲,才能分散对官本位崇拜的意识。这叫分一分崇拜,分一些给学者,分一些给那些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这样人们就感觉到除了做官,还有其他事可做。我做学问,虽然不及官员,但是也能受到社会的尊崇,我的家族和我的亲人也会受到尊敬,那么这就可能会分散官本位意识。

       问: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高速发展,出现腐败问题在所难免,您怎样看?

       经济水平高也好,文化程度高也好,都不代表你强大。腐败蔓延,经济再好、文化再好又能怎样?宋代是经济大国、文化大国,是世界历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朝代之一,但也是政治腐败、社会生活腐朽的朝代之一。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说宋代的中国是个强国。现在,有的人在跟我交流反腐问题时,都会把经济文化和治理腐败混在一起说。但我认为,对经济实力不能迷信,对文化实力也不能迷信。对政治的腐败,不能拿经济的繁荣、文化的灿烂这些事去抵消。一个政权如果不能维护国家完整,不能维护民族团结,不能下狠心治理腐败问题,其他方面再强大,都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不管你有多高的GDP,多大的文化体量,如果腐败横行,都会轰然倒塌。

什么叫正能量,人民在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求健康,向往人人都美好的世界,那么这种信仰支撑可以说是民族力量的现实所在。这个问题要综合利用。所以说我们党一定要把自身的这种力量通过各个领域层次把党的阳光折射到各个层面去,让各个领域沐浴这种阳光,那么整个社会的正气便可这样培育起来了。

       问:当下,深化改革与反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您是如何看的?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这种力度绝对是不见史册的,但反过来说,腐败程度也是严重的。没有见过杀鸡给猴看,猴子不怕,甚至杀猴子给猴子看,猴子也不怕。我笑谈说腐败是中外两种文化的恶劣基因搀和到一起产生的杂交品种。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大潮,还有各种思潮,鱼龙混杂,经济抓得紧,在思想道德方面、信仰方面抓得松,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这样的社会现象。

       问:有的人认为西方制度下腐败问题不那么严重,而您明确表示西方的制度不能用来约束中国的政治文化,为什么?

       有人尝试用“西药”治理贪腐顽疾,但我不认为西方制度能约束中国政治文化。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不可能照搬西方。相应的制度,还得靠我们自己来建立。

       腐败与人性有关

       二月河:贪欲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人和动物不同,除了感性,还有理性。这种理性是后天的,它给你增加了警觉。如果没有这种警觉,父母亲的教诲,老师的教诲,领导的教诲,这些如果你都不在意,你难道还是个人吗?

       懂得这个道理,对待贪官污吏,能不能把他的行为与其家族建立联系,在其心中树立家族荣誉感或耻辱感。这样,整个家族就会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可能家族的人就会说,咱家多少年都是忠厚传家,我们多少年都是正正派派做人,出一个贪官污吏会让我们一家人丢人。这样就把社会舆论力量这个砝码放进去了,这很可能比政府和上级的教育效果好很多。一生下来长辈就和我们讲,我们家谁谁谁是我们家老祖宗,或者是说只要是贪污就不能进我们家祖坟,这是咱们家的规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这样的家族荣耀感,家族耻辱感,能够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当然,这事做起来难度很大,但是作为一个理念提出来,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笼子的钥匙放在哪?

       二月河:我们现在说权力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面,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但是笼子的钥匙在谁那?钥匙要放在人民群众的手里面。如果权力关在笼子里,钥匙还在官员手里,那等于没用,笼子的钥匙要放在舆论监督和人民的手中,让反腐败更为公开更为透明。要让官员对人民的事业有敬畏感,对自己的工作有担当。要让他们有一种意识,民生即是天心,如果民生搞不好,天怒人怨,那还能做得下去吗?这样他就会格外小心。

       在人民监督方面,我们党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通过新技术、互联网这种手段,比如通过我们中央纪委的网站实施监督,民众的介入度是空前的。过去不可能有这么多渠道,顶多就是写写信,现在很方便就可以把自己的意愿反映出来。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央顺应民意,也可以说是老百姓利用科技手段创造出来的这么一个结果。

       讲道理要紧密联系生活,搞“活体”解剖

       二月河:对于干部教育不要灌输,要结合我们民族、国家、社会和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放到生活当中针对案例具体分析。我们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拿理论来说,一个人走向成功或走上歧途,都有很多的社会原因、个人原因,需要从原因细化分析。

       再举个例子,我们的改革成果好比一个大蛋糕,谁来切这个蛋糕呢?是干部。干部在这儿切蛋糕。你这个切蛋糕的人偏心眼,刀子偏一偏,往自己这边挪一下,你就走到了绝路。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干什么的?就是看着你的。你为什么偏这一刀,我就要查一查你,是为公还是为私。人民群众心里也跟明镜一样,我分多少蛋糕,你分多少蛋糕。这个蛋糕本身是人民的,人民的蛋糕切到你自己的怀里去,给你自己的子女弄很多钱,或者子女都出国,你自己在国内做官,你怎么叫群众相信你是廉洁奉公的好官?我想,用这种举例的方式来教育干部可能会好一些。

       二月河:现在有些干部,包括老师、学生都不怎么读书。还是要提倡读书,读原著。同时,需要编写一些书作为教科书,比如写焦裕禄以及海瑞等清廉为民典型的书。这些讲官德的书,要成为公务员考试的内容,甚至要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来,碰到这些问题你怎么做。要把典型的意义,慢慢地渗透进去。全体公职人员,尤其是官员要读书,全民也要读书,领导更要读书。读书、读报能让你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情,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你什么官也做不成。比如,网站可以为读书的人提供一个平台,把他读书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二月河:目前我们对官员的教育只是注重物质上别贪,这是最基本的。还应该注意,过去我们讲光宗耀祖,一个人做官了,祖宗也觉得光荣,不一定要发财。但现在的官员没有把尊崇的地位、人们的敬仰、自己对家族的贡献算进去,这很可怕。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对自己家族的贡献,社会的尊崇,都应算成是官员的“收入”。

       因此,我想应该把这种“收入”的概念放在学校、家庭教育中,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叫体面、什么叫无耻。官员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就要担当、就要有做官的底线。突破了这个底线,就对不起亲人。

       问:请您从历史的角度来展望一下中国未来的反腐败进程。

    问:想请您给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写一句寄语。

      二月河:以前讲完课,一些地方请我题字,我就题了个“好好过日子”。但是很多非常聪明非常了得的人,就是不懂这五个字。要是懂得这五个字,何至于进去(坐牢)啊?何至于从这个坐标系的正数跌下去,你不是跌到零啊,你是直接跌到负数。后来,他们又让我题字,我觉得光说个“好好过日子”不像作家说的话,于是我又加了两句,“好好读书,好好读报,好好过日子”。好好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素养,好好读报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使自己当一个明白人。我见到很多人,一旦有了权势,就不安分了,忘乎所以了,人就走错路了。如果大家都堂堂正正做人,把事做好,大家都有这样的思维,尽管成绩有大有小,或者政治上有成功,或者政治上不得已,顶多是不得已而已,就不会去坐班房了。作为一个官员要守住底线,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安分守己地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也是对社会做了一生的贡献。我讲课都是从这个角度说的,因为咱不是领导,那么咱就讲实实在在的话,大家都来好好过日子,就是个和谐社会。所以,我今天还是想跟大家说,好好过日子。(采访整理:景延安 赵兵 李放)

版权所有 中共渭南市临渭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渭南市临渭区监察委员会
电话:09132079010   邮箱: lwqjwjys@163.com   网站备案:陕ICP备2022002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