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辉煌,发展中的成就,绘就了2018渭南追赶超越的壮阔画卷。这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克难攻坚,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面加快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全力奔跑在追赶超越的快车道上,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回望来路,照亮前程。为了全面展示我市2018年发展成就,进一步提振各级加快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干劲,汇聚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强大精神动力,根据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系列新闻发布会和中、省、市媒体采访团,深入全市各县(市、区)进行采访报道,全面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即日起,本报开设“奋进新时代聚焦‘次核心’建设新渭南——2018追赶超越看秦东”专栏,持续刊发相关报道。
12月14日,根据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追赶超越看秦东——渭南市2018贯彻‘五新’战略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田利荣就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的工作成效进行了发布。
2017年12月19日,渭南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2018年2月10日前各县级监察委员会全部成立。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树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挺纪在前,全面落实监督首责。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实行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业务分设,形成了党风政风监督、执纪监督、巡察监督、干部监督相互配合的内部机构监督配置。加强巡察监督。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巡察机构共对177个党组织进行了巡察,发现问题1910个,问题线索997条。市委巡察组对澄城、合阳、蒲城、富平等4个国定贫困县扶贫领域和扫黑除恶工作开展专项巡察,发现问题115个;对临渭、华州、华阴、潼关等4个县(市、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机动式巡察,发现问题36个。
配合省委巡视组对公安系统开展对口式上下联动巡视巡察。抓实派驻监督。今年以来,市级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初核问题线索112条,立结案62件,监督责任进一步压实。强化日常监督。1月~11月,全市运用“四种形态”处理8316人次,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58.1%、38%、2.1%、1.8%,初步达到了“管住大多数”、“惩治极少数”的目的。
聚焦五项重点,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之以恒狠纠“四风”,1月~11月,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228起246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1月~11月,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15件633人,移送司法机关13人;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月~11月,全市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98起103人,移交司法机关5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纪问责。强化政治担当,以秦岭北麓渭南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监督执纪工作为重点,成立纪检监察组,从严查处、追责问责,截至目前,初核问题线索522条,立案97件,责任追究327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扎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落实“10+2”行动方案,严肃查处庸政懒政怠政,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1月~11月,全市查处损害市场环境问题278起324人。
注重标本兼治,构建惩防并举长效机制。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1月~11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5059件次,线索处置6824条,立案3129件,处分3434人,移送司法机关54人,审查调查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聚焦“关键少数”,查处县级“四大班子”成员和市级部门党政“一把手”问题8件9人,严肃查处市移民开发局原党组副书记、局长王健康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各级各部门开展“一把手”讲党课2300余次,组织现场教育1400余次,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强化警示教育,加大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力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利用网站通报221起258人,发文通报419起536人。
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双述双评”等制度,扎实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狠刹“四风”;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切实履行监督首要职责;紧紧聚焦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环保等五个专项工作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快派驻机构改革步伐,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渭南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渭南日报记者 史王萍 实习生 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