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要闻快递 > 廉政快报 > 正文
守正创新 有“融”乃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19-01-28 08:39

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唯一不变的状态就是改变——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是新时代新华社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握传媒变革趋势,部署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向‘新型’进发。”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说。

推动移动媒体建设,“报网端微屏”在打通——

       坚持以渠道拓展为引领,中国日报社践行“深度融合、移动先行”理念,把一份发行70万份的英文报纸转型升级为一个覆盖2亿多海内外用户的全媒体传播平台。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日报客户端全球下载用户超过1800万,用户覆盖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日报社加大移动传播新平台、新阵地建设,逐步构建了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为主体、社交媒体为两翼、第三方平台为补充的移动传播新媒体格局。针对短视频这个“风口”,经济日报社成立了“短视频工作室”,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小林侃数”等品牌栏目,很接地气。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策采编发”在重构——

       实现新闻信息内容的“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已是共识和趋势。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单位纷纷整合内部组织架构,设立全媒体或融媒体机构,统筹采编资源,实现生产布局合理化与传播渠道全能化“比翼齐飞”。

       光明日报社在2015年4月挂牌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启动全媒体指挥平台,着力打造“掌上的知识分子精神家园”。

奋进新时代的豪情在网络上涌动。

       2018年12月31日,亿万人民在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一九年新年贺词里,回望一路走来的充实与坚定,鼓足继续追梦的劲头与信心。央视新闻新媒体通过“智能大屏+移动小屏”“长视频+短视频”等方式,让相关报道的累计观看量在短短1小时内超过1.6亿次,新年贺词里的“金句”迅速在网上热传。

       这些年,通过主流媒体的多样化传播,“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平实有力的话语直抵人心,时代强音让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洋溢满满正能量。

       礼赞新中国的真情在网络上传扬。

       人民日报社顺应融合传播移动化、视频化、青年化趋势,推出了“时光博物馆”主题活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很赞》手指舞接力挑战等,引爆人们的参与热情。

       新华社策划推出《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制作了《四个全面》《红色气质》《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留声40年:那些改变你我的故事》等一大批创意与技术融合、线上与线下打通的产品,在网上营造了热爱祖国的主流舆论强势。

       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随“指尖”传播。

       中国日报社充分发挥外籍记者编辑队伍优势,以“好运中国”“解码中国”等短视频栏目为依托,打造了“英国小哥”方丹、“美国小哥”艾瑞克、“英国小妹”夏洛特等“网红”记者,透过“外眼”看中国、通过“外嘴”讲中国,扩大主题报道的国际影响力。

       新华社“New China”账号在脸谱、推特、优兔、Instagram、连我、VK等六大平台使用19种语言发稿,总粉丝数突破1亿,主账号发稿量、浏览量、互动量等核心指标跻身世界主流媒体账号第一方阵最前列,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响亮。

       实践证明,媒体深度融合必须牢牢抓住内容创新这个根本,把握好时度效,从拼海量向拼质量转变,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必定要爬坡过坎,也一定有新的挑战。但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息。走好必由之路,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新时代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大有可为,气象万千。(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史竞男 王琦)

版权所有 中共渭南市临渭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渭南市临渭区监察委员会
电话:09132079010   邮箱: lwqjwjys@163.com   网站备案:陕ICP备2022002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