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些年金融创新形式多样,许多金融案件的审理难度已经超出了法律范畴,我国急需深谙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专业法院,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秋生建议,大力培养了解金融知识的法律人才,建立专业的金融法律人才队伍,加快推动设立金融法院。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在个别地区,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巨大、偿债能力明显不足,在风险防控上具有较大压力,客观上对中央财政构成了一定偿债负担。”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建议,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整合不同种类政府融资平台,确保与政府公共职责相吻合;科学合理编制政府债务规划,确保年度债务偿还规模与财政能力相协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财信金控集团董事长胡贺波认为,这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创造了更好条件。
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获得要素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当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推出多项举措,作出专门安排。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建议,政府要瞄准企业需求精准施力,搭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使政府服务更精准、银行信贷支持更放心,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融资难。
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做好各领域风险防控工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乃至全社会各阶层协同配合、和衷共济。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机关,要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特作用,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奇凡表示,要紧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目标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大对相关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派驻监督等方式,铲除滋生各种风险的土壤。“此外,还要深化标本兼治,总结审查调查、巡视巡察中发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漏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问题发生,防范化解各类政治风险。”
强信心、谋发展,做好中国自己的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在发展中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表示,要做到稳增长、防风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顾此失彼,造成此消彼长,留下新的隐患。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结构性去杠杆和稳增长有统一的一面。比如,结构性去杠杆最终的目标也是要稳金融,而金融稳经济才能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只要遵循好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处理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是可以做到的。(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李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