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有力推动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实施精准问责,防止问责不力或者问责泛化、简单化。用好问责利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有效,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即日起,本报推出“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据了解,分管扶贫创业园项目的张扬去年4月等不及审批,决定提前对不符合鲜切花种植条件的钢架大棚进行改建,确保农户25万株花苗及时栽种,避免了农户的损失。
对张扬进行免责处理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与他进行了恳谈。“当初下决心做这件事的时候思想上是有准备的,组织上对我免予问责,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为群众办事,干净做事,组织一定会为你撑腰。”张扬说。
当前,由于对党内法规和相关法律学习不透彻、领会不深刻、认识有偏差,基层一些地方和单位脱离实际、随意问责现象时有发生,偏离了问责的初衷,效果适得其反。
“严肃问责,决不能谁说问责就问责,想怎么问责就怎么问责。一方面要以纪法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任性;另一方面也要牢记问责是手段,促使党员干部尽责才是目的,要通过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云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董琦说。
“问责要做到精准,就须臾不能离‘谱’。这个‘谱’就是党章、问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和监察法等党内法规和法律规定,以及中央的明确要求。这些就是问责的依据所在。”李航说,问责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该不该问责,谁该被问责,如何问责,问责到何种程度等都要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如果不论具体是非、不管相关纪法规定,简单粗暴、缺乏精准,不仅伤害同志感情,结果也难以服众。
运用好问责利器,必须吃透中央精神和相关党内法规、法律规定,准确把握问责的目的和依据,严格依规依纪依法精准问责。
“问责是把利器,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手术刀,既要高高举起,也要精准落下。要通过精准问责,起到问责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让干部真正把责任扛起来。”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说,运用好问责利器,不仅体现了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体现了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唯有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才能做好问责工作。(记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