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文苑 > 正文
查成因 明举措 力戒形式主义
发布时间:2019-04-03 08:13

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力度罕见、成效显著,形式主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干事创业成效明显提高。如何力戒形式主义,对于改形象、转作风、提成效提出新的拷问

“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马克思清晰地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任何事物既有内容,也有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必要载体,内容离开必要的形式则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调整形式与内容的结构,使之能为工作需求服务。

形式主义本源是一种艺文流派名,是俄罗斯无产阶级音乐协会批判萧斯塔可维奇(D. Shostakovich,1906-1975)在1930-1940年期间所作的音乐风格的特定名词。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揭露了形式主义的危害形式主义,“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笔者认为,形式主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务实精神不强。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头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干部时时应接不暇。尤其是近几年,检查调研多、文山会海多、工作资料厚等现象屡见不鲜。困住了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造成部分工作开展难、难开展。

哪些“码”该加,哪些“码”不该加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跟风。目前,部分地区对于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及设定的工作标准,还不同程度存在层层加码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基层疲于应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出现弄虚作假、胡编乱造等情况,容易滋生形式主义。

一刀切”工作法泛化,直接造成部分工作流于形式。干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力物力也比较有限,基层干部为按时完成任务,少数领导更多倾向于采用“一刀切”工作法。例如,在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考核评价中,基本沿用同样的考核办法及考核指标,缺少分类施策、区别对待,容易造成“做多错多”情况发生,一些承担全县重点工作较多的单位及干部往往因为工作中的瑕疵而获得低分。这些“一刀切”工作法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工作的成效及干部积极性。

以资料看成效,过度注重留痕。干部工作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每个工作环节都需要及时记录、总结及归档,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工作过度注重留痕,存在资料“比篇幅、比文采、比厚度”的三比现象,有时甚至超过实际开展工作的时间,造成本末倒置。工作的过度留痕,也是形式主义的表现,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警惕和改进

形式主义过盛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固化,像“牛皮癣”一样的存在,是一个“地区病”,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的特征。破解形式主义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领导的单方面事情,因此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路综合治理、系统推进。

坚持实事求是,推动工作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受当前注重考核、注重成绩的工作氛围下,一些上级部门在安排布置工作任务时,一味追求“多、快、好”,存在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表现,对于基层实际情况则关心了解较少,造成工作重攀比、重数据的形式主义现象。在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时,既要严格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确保工作质量和任务完成,又要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多听听基层的意见和声音,切实提升工作部署的科学性,使得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坚持科学考核,推动上级考核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由于长期沿用相同的工作套路及方法,使得“一刀切”工作法得不到有效破解,造成基层干部“5+2”“白加黑”工作模式。因此,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分类施策开展各项考核工作。在考核机制方面,应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分工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考察衡量指标,既要体现工作的共性,又要突出特色,充分调动考核单位及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群众监督反馈机制。是不是搞形式主义,群众是最好的裁判。如果都能充分发扬民主,把政策交给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即便出现了形式主义,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坚持大局意识,推动专项整治与干部思政工作相结合。形式主义泛化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因此,强化领导干部思政教育是克服形式主义的最有力武器。形式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外在表现。坚持强化思政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样,形式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区委统战部 张阿莉、孙茂

版权所有 中共渭南市临渭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渭南市临渭区监察委员会
电话:09132079010   邮箱: lwqjwjys@163.com   网站备案:陕ICP备2022002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