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故事说不完, 
有的褒来有的贬,真真假假在流传, 
我国古代大宋朝,有这样一个大官员, 
姓寇名准为宰相,人生事迹不平凡。 
寇准出生在渭南,自幼家境很贫寒, 
母亲教导十几年,才华出众人精干, 
就在北宋谆化年,寇准官至二品做相贤。 
宋太宗看好他才干,许配宋娥与他结良缘。 
(白)宋娥是谁? 
(白)国丈之小女,皇后之小妹,皇上之小姨子。 
这一结合不要紧,寇准一步登了天, 
跟皇上成了连襟,得意忘形飘飘然, 
那一天,风和日丽阳光艳,鞭炮锣鼓闹喧天, 
喇叭吹得哇哇响,宴请亲朋文武官, 
山珍海味满桌案,歌舞伴随在席间, 
猜拳行令推杯换盏,从日出一直喝到月儿圆。 
忽然间,上前一个老乞丐,门官赶紧把他拦, 
老乞丐、烂衣衫,蓬头垢面枯又干, 
挺直腰、眼瞪圆,大骂寇准声震天。 
(学)“牛娃小儿不是人,不应当朝做大官, 
民不聊生家有难,你却酒肉吃的欢, 
滚出来、看一看,我是你娘舅赵午, 
讨饭到你家大门前——” 
门官问,“老乞丐,这牛娃是谁?” 
(学)“牛娃,就是你家老爷寇准!” 
门官一听傻了眼,小跑进府报事端, 
寇准急忙到门外,搀起老汉仔细看, 
霎时间——四目相对泪涟涟。 
“舅舅啊——为何骨瘦如柴,衣衫烂? 
不在老家陕西种田,怎么在京城讨了饭?” 
赵午一听外甥问,唉声叹气说根源, 
“家中去年无雨雪,大风刮得树木干, 
骄阳似火大地旱,颗粒无收苦连天, 
十有八家逃荒走,老弱病残饿死在家园, 
南山哭声连成片,北山满坡见纸钱, 
你舅母弟妹都饿死, 
只有我赵午——沿街乞讨,苟延残喘在人间。 
今天见到你的面,舅舅我也放心了,死在荒山心也安。 
可怜我死去的老姐,把你养大成人受苦难, 
你爹去世,你十岁,孤儿寡母真可怜, 
你娘日夜纺纱线,供你识字把书念, 
那年你进京去赶考,我把衣袍跟你换, 
你把旧袍留给我,新袍你在身上穿, 
求得功名谋国事,离家数载没回还, 
你娘归天,你在关外,我替你送娘赴黄泉, 
临死托我转告你—— 
“修身一心为百姓,富贵莫忘家贫寒。” 
寇准听罢忙施礼,心有感激也有烦乱, 
教诲及时得益匪浅,君命在身忠孝难两全, 
早听说家乡遭大旱,没想到灾情如此这般, 
先请舅舅快进府,洗漱更衣去吃饭, 
赵午摇头不肯进,拉住寇准吐真言, 
“牛娃啊,结婚吃酒寻常事, 
不该铺张浪费,一日三餐大摆宴, 
这一道菜,够穷人活上一个月, 
这一桌饭,够全村百姓过半年, 
家乡父老受苦难,斗米涨到一千钱, 
人命不值一升米,遍地难民在熬煎, 
身为百姓父母官,得知灾情苦难事, 
怎能咽下这口饭? 
寇准正要表心愿,宋娥近前把话言, 
(学)“舅舅哇, 
不要急、不要喊,先进府去把衣换, 
就是你今天不吃饭,也救不了灾民千百万, 
山珍海味你不吃,我给您做一碗家乡的biangbiang面, 
吃饱饭、干劲儿添,才能为百姓把事儿办?” 
赵午听完把府进,寇准心明意志坚, 
辞宾客,撤酒宴,禀报灾情去金銮殿, 
奏请朝廷快赈灾,速拨钱粮救灾款, 
陕西灾情得缓解,赋税减免整三年, 
寇准从此罢酒宴,百姓冷暖挂心间, 
牢记家贫慈母训,清正廉洁美名传。